陈元:推进海丝城市棚户区改造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2019-02-28 16:38|浏览:

       2月27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丝路规划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亚太区(UCLG ASPAC)、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主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棚户区改造”研讨会。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长陈元,出席本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在棚户区改造、各类开发新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度认可。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在陈元理事长的带领下,于2018年正式开展《加强中国城镇化经验共享、推进21世纪海出绸之路城市群建设》课题研究,着重提出立足促进民心相通,运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沿线国家城市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普通群众生活,形成共享中国城镇化经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群的合作格局和合作实效。

       目前,该课题项目已经得到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的高度认同。本次会议正是为了围绕课题建设,给有关国家地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提供一次相互交流研讨的机会和平台。
       陈元首先代表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对出席会议的国内外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他指出,造福沿线人民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目的所在。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生生不息,是因为这条路是沿途各国人民共同走出来、共同融进来、共同富起来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而提出的,中国不会把这些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看作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包袱”,而会从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一切从中国人民的需要出发,同时考虑全世界人民的发展,把促进民心相通、民生改善作为立足点和着力点,造福沿线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我们相信,这些国家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努力和与国际社会的真诚合作走出困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到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的投资,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发达国家“搭便车”,使其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中受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的共同利益。



       陈元称,民以居为安,安居才能乐业。在全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中,那些建在城市边缘、厂区、矿区等的土石房和简易房,只有简单的木板、铁板、纸板等遮挡一下风雨,缺乏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棚户区众多居民生活水平实际很低,甚至还不如农村地区。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陈元曾走访过很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看到城市中大量存在贫民区、棚户区。他认为,加大沿线城市棚户区的改造,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是做好“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民生改善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必要。

       陈元又指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棚户区改造潜力很大,大有可为。2004年,他在国家开发银行工作时就开始关注支持棚户区改造,最早是支持辽宁棚户区改造,首笔贷款30亿元,开启了中国银行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先河。到2006年底辽宁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改提前结束,平均每天1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迅速消失,取得明显成效,并形成棚改经验向全国推广。至今中国约有1亿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入户”,每年棚户区改造投入上万亿元,居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海上丝绸之路各国情况像政府执政能力,社会的稳定程度,经济上条件虽然各不相同,但棚户区改造的空间很大。
       陈元认为,一方面从发展潜力看,棚户区改造,国外称贫民区改造,首先是这是为城市众多困难群体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民生项目,无论从道理上还是从实际效果来说,也会首先让沿线国家各个城市的广大中低收入民众直接受益,并得到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民心是最大政治。各国政府又非常关注民意,关注票仓,要争取选票,对棚户区改造这样民生事情是会有很大积极性的。中心提出改造贫民窟和棚户区的设想之后,有些国家城市像马尼拉、金边、西哈努克等都表态非常积极,一些跨国机构像安联保险、美国安达集团也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另一方面从经济可行性看,棚户区改造也是一个发展项目。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只要被改造的区域具有商业价值,而且有比较好的拆迁的法律框架,棚户区改造项目收益就会很大。一般来说,东南亚国家城市贫民窟和棚户区占有高价值的土地,而且大量的棚户区是私搭私建的,很少有产权,拆迁上的法律阻力比较小,如果先建好搬迁房,大家有更好的安居之所,搬迁的阻力就更小。通过类比一下中国的城区,拆迁,土地收购或者土地的使用建设,建成一些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土地价值有就会增加很多,一般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收益,开发空间很大。
       推进棚户区改造,不是去建房地产,而是首先着眼于改善棚户区居住条件,其次土地拆迁出来建一些符合当地经济需要的,商业的,工业的和其他的房地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这样在推进过程中就会得到所在城市政府、企业、民众的越来越多的参与和支持,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注入,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基于以上考虑,陈元进一步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他强调,“一带一路”沿线是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具有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因资金实力和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推进城市棚户区和配套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我们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要坚持融资推动与规划先行并重。
       一是支持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友好城市之间开展合作,利用多年形成的国内城市开发建设经验,与海丝友好城市共同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平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协调各方利益,承担拆迁改造安置任务。
      二是以城市建设投资平台为载体,通过联合担保、购买保险或者申请亚洲区域投资担保机构的债券发行担保等方式,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欧洲市场发行债券或贷款,尤其是本地区货币计价债券,为城市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
       三是鼓励国开行、进出口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逐步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海外金融机构合作,打造海外金融控股平台,为友城合作提供投融资支持,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是坚持规划先行,注意编制好城市建设规划,做好与棚户区改造规划的衔接,同步规划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人文、法律、金融等推进规划,不能只是简单地从工程承包的角度来测算需要多少投资、多少工期、多少人力技术支持,必须把各方利益的关注点及影响因素都充分考虑,预先形成有效对策。
       陈元指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4月份举行,这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经过前期努力,丝路规划研究中心课题成果包括今天会议已得到认可,将作为本次峰会的重要成果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和支持,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争取更多更好成果,为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作出更多贡献。
       陈元表示,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作为“一带一路”国家级专业化智库,将深化本次会议各项成果,继续发挥智库作用,组建丝路城市群建设联盟,为沿线国家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提供智力和平台支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共建“一带一路”,造福沿线人民,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当天,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城地组织代表、多国驻华使节,及住建部、国开行、北京银行、江西中煤集团、清华大学、部分省市侨办等相关单位领导,共百余名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和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中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BACK

返回上页